大獎賽
大獎賽是級別最高的單座開式車輪賽事。它是一項世界性的運動,包括一年一度的FIA一級方程式™ 世界車手錦標賽以及FIA一級方程式™ 世界設計師錦標賽,大獎賽也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運動,因為每年車隊的平均預算要高達數億美元。眾所周知的大獎賽,基于一系列的賽事(2009年17個),在定制的賽道上或封閉的街道上舉行。該運動傳統上以歐洲、亞洲和澳大利亞為中心。新的賽事將在巴輪西亞和新加坡舉行,其他考慮在墨西哥、印度、俄羅斯和南非舉行的賽事也加強了該賽事“世界級”的形象。該項運動由國際汽車聯合會(FIA)管理。
- 全球每場比賽有1.21億的F1賽事觀眾
- 每年共有23億觀眾
- 在140個國家轉播
- 每個賽季有18個賽事
- 平均每個比賽周有25萬名觀眾
美孚1號賽車運動:F1賽場輝煌記錄
技術合作伙伴
- ?松梨谠谄鋮⑴cF1大獎賽的33年歷史中,與3支F1冠軍車隊進行過合作。
- 2011年賽季,?松梨谂c沃達豐-邁凱輪-梅賽德斯車隊將繼續開展技術合作,開發賽車用潤滑油和燃油產品。
美孚1號賽道表現
- 美孚1號是沃達豐-邁凱輪-梅賽德斯車隊在比賽中使用的發動機潤滑油;每位車手在整個賽季僅有八臺發動機可用。
- 美孚1號為V8發動機中超過300個運轉部件提供冷卻和分離保護。
- 美孚1號能夠承受高于重力8,500倍的發動機壓力。
- 美孚1號在-50°C到超過300°C的溫度范圍內具有卓越的潤滑性能。(300°C的溫度足以熔化錫,且接近鉛的熔點。)
- 美孚賽車用合成齒輪油的油膜厚度約為0.5微米,是人類頭發粗細的1/80。
- 美孚1號能夠承受超過760馬力的賽車發動機產生的壓力。
- 添加劑可減少摩擦和碎屑的產生,提高發動機效率和動力。
美孚1號與沃達豐-邁凱輪-梅賽德斯車隊
- 參加過275場比賽,獲得了65個分站冠軍
- 198次登上領獎臺
- 67次首發
- 21次獲得冠亞軍
- 4個年度總冠軍(1998年年度車手與車隊總冠軍,1999年年度車手總冠軍、2008年年度車手總冠軍)
美孚1號在F1大獎賽中的表現
- 邁入F1大獎賽已有33年
- 幫助合作車隊贏得6個年度車手總冠軍
- 幫助合作車隊贏得5個年度車隊總冠軍
- 幫助合作車隊參加535場比賽
- 幫助合作車隊贏得107個分站冠軍
F1賽車運動中的美孚1號
36年來,美孚1號一直處于汽車潤滑創新技術的前沿。美孚1號超越行業標準,在現有產品開發和新產品研發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,是世界合成機油領域的領導者。
1974年 美孚1號誕生,成為世界首款車用合成機油。其超越行業規范的設計使美孚1號很快確立了潤滑油技術的新標準。
1979年 美孚與威廉姆斯車隊展開合作,邁入世界一級方程式大獎賽。該賽季中,威廉姆斯車隊共獲得五次勝利。
1981年 美孚1號成為威廉姆斯車隊的技術合作伙伴,開始了在世界一級方程式大獎賽中的技術研發項目。
1987年 美孚與貝納通車隊開始了新的合作,美孚1號標志出現在車隊的賽車和設備上。
1988年 在獲得40次分站賽冠軍、4次車隊總冠軍和3次年度車手總冠軍之后,美孚結束了與威廉姆斯車隊的合作。
1992年 在美孚和貝納通車隊合作的六年里,車隊成功取得了3次大獎賽冠軍并3次位列車隊總成績前三。
1995年 作為邁凱輪-梅賽德斯車隊引以為豪的兩家合作伙伴,美孚與梅賽德斯-奔馳的合作進一步加強。三方合作標志著綜合產品研發項目的開始,并在賽場內外都取得了佳績。
1997年 美孚將獨特的抗磨損技術引入賽場,使邁凱輪-梅賽德斯賽車可以在極端的駕駛條件下擁有更出色的表現,同時減輕引擎壓力。在美孚1號獨有的抗磨損技術支持下,車手庫特哈德(David Coulthard)贏得當年墨爾本的開幕戰冠軍。
1998年 在美孚1號、梅賽德斯-奔馳和邁凱輪的三方合作下,車手哈基寧(Mika Häkkinen)以8次勝利和100分個人積分奪取年度車手總冠軍,庫特哈德(David Coulthard)在圣馬力諾賽道的勝利使邁凱輪-梅賽德斯車隊在同一年又以156分的成績獲得了車隊總冠軍。
1999年 美孚1號、梅賽德斯奔馳和邁凱輪的三方合作繼續收獲勝利果實。哈基寧(Mika Häkkinen)以4次分站冠軍和76分個人積分的成績連續兩個賽季蟬聯年度車手總冠軍。
2002年 推出含有獨特抗磨損技術,為普通車主設計的美孚1號。該產品采用了最初為邁凱輪-梅塞德斯一級方程式賽車開發的技術。
2005年 ?松梨谕瞥雒梨1號超性能系列,該系列產品保證引擎的關鍵部件在長達15,000英里(約24,140公里)的里程中擁有絕佳的性能表現和持久保護。
2007年 ?松梨谕瞥雒梨1號超里程系列,專為車輛高里程行駛的特殊需求而設計,擴充了其綜合性特級機油產品系列。
2008年 通過?松梨诘募夹g合作,劉易斯•漢密爾頓在巴西英特拉格斯(Interlagos)賽道的最后一站比賽中以出色的成績獲得了F1年度車手總冠軍,而這只是他的第二個F1賽季。此外,車隊在該賽季戰績出眾,共獲得6個分站賽冠軍,總計13次登上領獎臺。
2009年 在與沃達豐-邁凱輪-梅賽德斯車隊保持長期技術合作的基礎上,?松梨谟峙c布朗GP和印度力量車隊達成協議,從2009年F1賽季開始為車隊供應燃油、美孚1號潤滑油,并提供技術支持。布朗GP獲得了該年度F1年度車手總冠軍和車隊總冠軍。
2010年F1賽季開始前,簡森•巴頓加入沃達豐-邁凱輪-梅賽德斯車隊,與劉易斯•漢密爾頓并肩作戰。
2010年 國際汽聯(FIA)對比賽規則作了改動,禁止在比賽過程中加油,這促使美孚1號工程師更加注重于通過減少摩擦來改善燃油效率,美孚1號要達到與在2009年賽季同樣卓越的引擎保護,不僅有100%引擎穩定性還幫助創造了一臺F1賽車引擎 連續三次贏得比賽的首個記錄。
在保持動力和性能的同時,根據重新設計的燃油箱,?松梨趯θ加团浞竭M行了調整,并開發出了新的比賽用油。借助這些擁有杰出性能的新產品,?松梨谠2010年賽季推出了一套應用于沃達豐-邁凱輪-梅賽德斯車隊MP4-25賽車梅賽德斯-奔馳FO 108X引擎中的創新機油及燃油組合方案。
在2010年賽季,劉易斯•漢密爾頓與簡森•巴頓并肩作戰,為沃達豐-邁凱輪-梅賽德斯車隊獲得了5次分站冠軍,車隊總分排名第二。 |